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泉州名山仙山巡礼-泉州晋江灵源山

时间:2024-12-10 08:54:3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泉州境内并没有很高的山峰,但是你会发现每座山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故事,每座山都流传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每座山都坐落着独具特色的庙宇。今天给大家介绍位于泉州晋江灵源街道灵水社区的灵源山。

灵源山高三百零五米,唐代称"太平山"。据说是因山顶高且平而得名,又以其山形如飞鹏称为"大鹏山"。宋时,因见山中"时涌灵源"而称"灵源山"。三百多米高的山,真的不高,但灵源山可是名副其实的名山仙山。

灵源山历代有不少儒生结庐读书。唐代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就曾居此山读书三载。《泉州府志》载:"有灵源庵,宋进士林知读书处。"林知读书终老灵源山,并终葬于此。其后,林知裔孙,曾写下传世之作"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人林外,也曾读书山中紫云室。

山中有步云关、望江石、石镜道人之塔、云岫、灵泉师姑井、灵壶天、七星墩、公婆石、狮子石、青蛙拜月、仙床等风景点。有各种雅致亭阁:四达亭、旭日亭、晚霞亭、霸上亭、步云亭、慈济亭以及千佛塔。

而让灵源山能成为泉州名山的,则是位于灵源山中的千年名刹-灵源禅寺。灵源寺建于建于隋初开皇九年(589),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灵源寺前石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巧妙的将“灵源”二字嵌入其中。中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祖师殿。地藏殿外墙上还嵌着从灵源旧寺址发现的光绪廿一年乡人捐修灵水至灵源山大路记事、光绪丁酉年重建寺宇以及是年晋江县令发布的保护寺院禁止闲杂人等到庙吵闹滋事的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