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杨绎霏 编辑/阚纯裕):在电商平台搜索“漱口水”,一些销量较高的产品的介绍页面中赫然标注着“约会不尴尬”“亮白自信一整天”等宣传语,并配以“一口白牙”的效果图,营造出“使用同款漱口水即可轻松拥有洁白牙齿和清新口气”的诱人效果。
这类宣传话术和效果图精准击中了一些希望拥有良好“牙齿形象”的消费者,张铭亮(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清洁不到位导致牙齿发黄、口腔有异味,真的很影响形象。”张铭亮习惯在吃过东西后使用“漱口水+牙线”的组合清理口腔。
在社交平台帖子的推荐下,一些对口腔清洁有着严格要求的人开始选择有抗菌消炎功能的药用含漱液作为日常的口腔护理。浙江的周女士在某次洗牙后,因医生叮嘱需要注意牙齿的日常清洁以避免色素沉积,便开始每天使用含氯己定的药用漱口水清洁牙齿和口腔。在坚持使用2个月后,她的牙齿表面出现了灰黑色斑块,口气也随之变重。
漱口水可以长期使用吗?
万夏(化名)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中写道:“在连续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一周后,我发现自己失去味觉了。”央视网《新闻+》记者注意到,万夏使用的这款产品的说明书上已注明“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个疗程”,而它却成为了部分分享牙齿护理心得的帖子中所谓能去除口气、抗菌的“口腔清洁神器”。米晏(化名)在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时,只看中了其具有的杀菌消炎的作用,没有注意到产品说明书上所写的副作用,“使用三四天后牙齿就变黄了,用舌头舔牙齿时会感觉有异味”。
“氯己定的双胍基就像带正电荷的磁铁。”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郭春岚解释道,“它既能吸附细菌细胞膜表面带负电荷的组份,从而破坏细胞膜达到抗菌效果,也易与牙面上唾液蛋白结合,吸附色素、金属离子,造成牙齿着色。并与锌离子螯合,暂时抑制味蕾功能,味觉失灵。因此,药用漱口水应限用于特定场景,例如:拔牙后、牙周手术后、口腔黏膜溃疡时的口腔护理等,如果没有这些特定需求,一定要谨慎使用。”
长期使用药用漱口水会产生副作用,那么非药用的漱口水更适合日常使用吗?
徐子涵(化名)是一名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他十分注重牙齿的清洁。即便每天使用冲牙器、牙缝刷等工具对牙齿进行持续清洁,但他仍然担心清洁力度不够导致牙齿颜色发生改变,“看到牙齿里有那种黑色线条状或者块状的污垢,我就会觉得很焦虑”。
为了便于日常清洁,徐子涵将含漱漱口水作为日常清洁牙齿的关键步骤之一,“一天使用2—5次,感觉口气变清新了,杀菌抑菌的效果很不错”。但在使用某款漱口水一周后,他的牙齿被“染”上了一层颜色,“当时用一些工具刮了刮也没用”。
郭春岚医生解释道:“液体冲刷对口腔的清洁作用相对较小。保健类的漱口水其实本质上属于表面活性剂,长期使用仍然可能导致使用者出现牙面着色、味觉改变等情况,甚至会损伤口腔黏膜,或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医生提醒:不要过度追求亮白效果,牙齿的健康与功能最重要
对于部分消费者过度追求牙齿亮白、洁净的这一现象,郭春岚医生对此表示理解,“一部分人在荧屏上看到的多是唇红齿白的出镜形象,所以也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另外,市面上一些牙齿清洁类产品的宣传也存在洁净、透白这样的引导。但我们牙齿的正常颜色为微黄色,清洁牙齿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其健康和功能正常。健康的标准是:无龋齿、无疼痛、无牙龈出血。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使用漱口水是可以的,但是不要长期依赖漱口水所带来的功效”。
郭春岚医生也提醒消费者,若需要使用漱口水时应尽量长期使用含有氯己定、西吡氯铵等成分或含酒精的漱口水产品,这类产品虽具有抗菌消炎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损害口腔健康的隐患。
那么,清洁牙齿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郭春岚医生提到了三个要点:“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通过在牙面上进行正确的机械摩擦才是最有效的清洁牙齿的方式,即使做不到餐后刷牙,也要做到餐后用清水漱口;其次,推荐大家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的界面;最后,建议大家每年到正规医院检查一次牙齿,由医生来诊断有没有龋齿、牙周炎等问题,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