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时间:2025-04-16 09:25:00

  15日,市统计局发布西安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持续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有升,产业优势持续巩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08万人

  根据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13317.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320.1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873.96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9123.69亿元,增长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485元,增长3.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1.2%。

  截至去年年末,西安常住人口1316.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94万人。城镇人口1059.07万人,城镇化率80.4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08万人,比上年增加0.36万人。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年工业企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37.5%。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12.43万辆,增长14.3%。充电桩产量62.83万个,增长26.3%。太阳能电池8180.11万千瓦,增长61.4%。3D打印设备545台,增长41.9%。集成电路圆片885.40万片,增长36.7%。

  去年,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9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55.7%。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自然列,增长25.1%;运送货物总重562.8万吨,增长21.1%。全年货物进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0.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3.1%,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4.1倍。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5%,医药制造业增长3.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3%。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84.36亿元,比上年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79.82亿元,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2.9%;金融业增加值1268.64亿元,增长1.9%;房地产业增加值1149.59亿元,增长1.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649.83亿元,增长6.3%。

  去年,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695.3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4%,其中,智能手机增长78.2%;日用品类增长17.8%。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0.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8.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2.8%。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值41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出口2775.77亿元,增长18.9%;进口1342.23亿元,增长6.2%。

  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在全市开办企业或设立分支机构254家,比上年末净增1家。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6家,比上年增加87家。实际使用外资53.52亿元。

  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82元,比上年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78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5元,增长6.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3,比上年缩小0.05。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旅游总收入3760.78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12.94亿元,增长2.6%。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1天,比上年增加13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10.4%,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下降16.2%。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53.9分贝,降低1.4分贝。城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