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百出的云南绿化带,为啥没有薄荷的身影

时间:2025-04-11 22:54:00

众所周知,云南绿化带里种着鲜花、水果、多肉植物,甚至连同为香料的迷迭香都能在街角生长,却唯独不见薄荷的踪影。这株在市政规划里“查无此草”的植物,却早已渗透到云南人的一日三餐之中。

记者来到宝珠菜市场看到,薄荷大多与葱姜韭菜挤在同一个摊位。新鲜薄荷8元/公斤,略微打蔫的4元就能拿走,偶尔还会被摊主随着其他菜一起塞进顾客的菜篮子里当添头。

在饮食场景中,薄荷的使用堪称“无孔不入”。

早餐店,大筐薄荷免费提供,搭配米线、饵块。

小吃摊,炸洋芋撒一把薄荷,柠檬水加几片提香。

餐厅,水煮鱼、煎蛋、凉拌菜甚至咖啡拿铁中都能见到薄荷的身影。

“炸排骨和牛肉吃多了容易上火,薄荷正好能清凉解腻。”昆明市民任先生说。

经营滇味餐馆的白老板表示:“薄荷是云南菜必不可少的调料,无论是炸排骨还是水煮鱼,都会放上一把,食客就爱那股清凉味。”

正因为薄荷在云南食品中颇受欢迎,恰恰解释了它为何不能成为绿化植物。首先,薄荷“给点阳光就灿烂”。云南温暖湿润的气候让薄荷极易疯长,随意插枝就能存活。在老小区里,居民用泡沫箱、旧花盆甚至塑料袋都能种出成片的薄荷——“吃完的薄荷秆随手插土里,一周后又长成一片”。其次,薄荷在云南不仅是调料,更被当作“万能菜”。在家常做法中,凉拌、煮汤、煎蛋,甚至直接蘸酱油或油辣子当小菜都能食用。然而,很多外地朋友却对薄荷避之不及。来自兰州的吴先生对牛肉面里放薄荷的吃法大为不解。“感觉有一股牙膏味。”

因生长特性被市政部门“嫌弃”,却因实用价值被百姓“宠爱”,最终成为云南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或许就是云南人对自然馈赠的另类解读:“不拘一格用薄荷,万物皆可云南味。”

来源:开屏新闻

编辑:姜蕾

审核:陈唯一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