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打开青岛这座“博物馆之城”的钥匙

时间:2025-05-18 15:23:00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作家海伦·凯勒曾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这一天,我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一个个博物馆是一部部物化的史志,也是基于城市对于自身特色与文化记忆的追溯与整合。那些原本独立存在的、镌刻着时代烙印的物件,在博物馆里被精密、确凿地链接成了时光的脉络,展示出一个区域的文化厚度。

2021年10月,山东省确定青岛、淄博、潍坊、济宁四市为首批“博物馆之城”建设试点城市。目前,青岛全市共有各类博物馆145家(国家一级馆6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从公开数据来看,青岛的博物馆数量在国内也位居前十。

一城145馆,青岛这座“博物馆之城”,是文博爱好者不容错过之地。

多层次的文化空间

伦纳德·蒙洛迪诺在《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中这样阐述,“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人类是唯一一种能够利用过去的知识和创新去创造的动物。”这句话,恰到好处诠释了当下“文博热”的原因。

据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游客数量超60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7%。

在当下的旅行中,人们愈发重视文化含量和深度体验。以前是“了解一座城市,从当地博物馆开始”。现在,则是“为了一座博物馆,而爱上一座城市。”在“文博热”走红的当下,禀赋鲜明的特色博物馆独树一帜,不断破圈走红。从文物集成和时代记忆化身文化会客厅和旅游新地标。

青岛市博物馆最新航拍图

在公众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中,博物馆营造了一个博大的文化语境,打通博物馆与更多人群的壁垒,让民众获得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幸福感,这正是博物馆文化的迷人之处。

尤其是对于踩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年轻人,逛博物馆正成为这一代人的潮流与时尚。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数据,2024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近年来,几乎所有与博物馆有关的热搜都是年轻人最先发起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100万件”的话题登上热搜——这一“小物件”创下了国博近二十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年轻人认为,买到它约等于把“博物馆带回家”。

也正是基于“文博热”的兴起,据公开报道统计,目前全国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城市有30余个,不同于很多城市主打历史、文物、艺术,青岛的博物馆主打一个“多元化”,众多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正成为游客在青岛的必去之地。

多元化的博物馆之城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大课堂。

作为高度结合的多层次文化空间,博物馆如同城市的“记忆之窗”,让人们触摸到这个城市最深远的记忆,欣赏其往昔的神秘,感受其现在的活力,并展望其辉煌的未来。

而青岛,就像一所大学,博物馆“专业”门类齐全,课程体系丰富。海洋文化、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乡村记忆四大特色的城市博物馆体系已经形成。散布在青岛各个区域的,诸如海产、海军、老酒、啤酒、葡萄酒、口腔、纺织、烟草、茶、邮电、消防等诸多门类的博物馆,如同一个集城市文脉大成之精华的气质注脚。

青岛邮电博物馆

这些特色博物馆作为历史的细节见证,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博物馆,以更人文、更多元、更包容的姿态,承载起青岛城市历史、文化、工业、旅游、卫生等方方面面血脉相传、赓续绵延的积淀与奥秘。尽管记录历史的段落不同,但都是那样多彩多姿。

有别于大多数“博物馆之城”,“多元化”是青岛博物馆的标签。除了展示历史文物的传统博物馆,海军博物馆、青啤博物馆、即墨老酒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口腔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奥帆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昆虫博物馆……进入这些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恍若进入时空隧道,青岛的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织和延续。这些风生水起的博物馆对城市民俗保留之完好,城市近现代工业之发达的描摹,都是独树一帜的。

风云际会。无论是悠远的古代史,还是撑起“全国文化名城”大旗的近代史,岁月的沉淀给了青岛博物馆城发展的空间和城市人文的滋养,博物馆也在不断丰富青岛的记忆、青岛的底蕴,甚至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文化推手之一。

多元化的城市“名博”

说到青岛博物馆群落的多元化,不得不提到这些宝藏博物馆——

无论是否青岛的旅游旺季,莱阳路中段的道路上都会有几百米长的队伍缓缓行进,那是排队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的等候观众。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海军博物馆从重新开放之日起,就是中国军迷必去的打卡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离海军博物馆不远,还有中国唯一的一战遗址博物馆。它是国内唯一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命运影响的博物馆。到这里打卡,让很多游客知道了青岛不仅有碧海蓝天,红瓦绿树,还有一处神秘的军事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远东唯一的战场遗址,亦或说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事工事。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

在青岛的宝藏博物馆中,青岛啤酒博物馆无疑占据一席之地。将青岛的旅游文化、美食文化、草根文化和市民文化无缝隙链接,青啤博物馆以一己之力,递出一张活色生香的城市文旅名片。今年“五一”假期,青啤博物馆打造的花游博物馆原创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量突破700万;小红书更是有许多年轻人被青啤博物馆的花式创意所吸引,呼朋唤友奔赴这个可以吃喝玩乐的“花花世界”。

青岛啤酒博物馆

作为全国最早获批国家一级馆的高校博物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近三年举办展览20余个,是山东除省博物馆外唯一能系统讲述山东万年文化史的博物馆,深受年轻人喜爱,更是成为众多中小学生的热门研学地。5月2日,博物馆吸引了4000余名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是开馆以来博物馆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

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

今年的博物馆日,青岛市各大博物馆相继推出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美在民间——胶东剪纸熏画联展”“写生入神——徐悲鸿与康有为书画作品特展”“琴岛云章 墨韵百年——青岛百年书画名家精品展”“莱西文韵·墨润华章——馆藏精品书画展”等50余个充满青岛特色和文化品位的精彩展览。

近年来,依托“博物馆之城”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青岛每年新开建和开馆的博物馆花开处处。下一步,青岛将从历史到现代的城市文脉,有效梳理集聚城市可利用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公有博物馆、大力兴办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形成青岛博物馆群的组团式发展格局。

记者|崔燕 王世锋 摄影|王雷

来源|青报观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