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获悉,在我国集中供热领域,长期存在20%以上无效能耗、末端用户供热不足等痛点问题。近日,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智暖先锋团队构建了“数据感知—智能控制—终端补偿—云平台交互”四层架构解决方案,为精准供热与节能降耗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
在技术攻坚方面,团队以“动态平衡调控”为核心,通过无线温度变送器、电动阀、西门子PLC等智能设备实时联动,并创新研发热损平衡算法,首次实现水力与热力双重动态平衡。传统经验调节存在15%的调控误差,而此动态调控技术将误差控制在3%以内,突破了静态阀门调节局限。同时,首创电动阀与循环泵变频双联技术,能自动响应热负荷变化,1分钟内完成阀门开度调整与泵频优化。
针对超远距离楼栋的“低温短板”,团队独立研发的终端热能补偿装置成效显著。该装置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循环泵协同工作,装置换热效率达92%,老旧小区管网也能稳定供暖,解决了末端用户供热不均问题。配套的MCGS组态软件人机交互平台,集成多种核心功能,运维人员可实时查看温度曲线、远程调节阀门开度,管理效率提升40%以上,推动供热运维向数字智能化转型。“系统已在西宁市昆仑阳光城小区成功落地运行。”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实测数据显示,使用系统后小区12栋楼的热力平衡率从78%提升至91.4%,综合节能率突破18%,过去‘近热远冷’的情况得到改变。”
目前该技术体系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受理,其模块化设计可兼容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农村供暖等多场景管网,改造成本较传统方案节省30%,兼具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记者 衣凯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