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从第一声啼哭到人生起跑线的守护

时间:2025-04-03 21:13:00

□策划 王嘉译 关雅昕 执行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郭晨欣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25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健康起点,希望未来”,旨在倡导加大努力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并优先关注妇女的长期健康与福祉。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中国的宣传主题为“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从产前筛查到儿童心理关怀,从残疾儿童康复到“两癌”早诊早治,河南作为全国母婴健康服务的先行者,用数字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健康答卷”。

#2025年4月3日《大河健康报》A04/A05版

织密妇幼健康保障网

托起民生“幸福底线”

坚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理念,坚持预防保健与临床医疗有机结合,坚持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近年来,河南积极应对人口变化新形势,精准对接母婴新需求新期盼,让母婴健康服务网络更加牢固,让城乡母婴保健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民政等五部门发布《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通过“政府搭台、医校联手、社会共治”,有效控制并改善河南儿童肥胖、近视、心理行为异常、骨骼发育异常及龋齿等健康问题。

一幅以母婴健康为底色的民生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为现代化河南筑牢健康根基。

河南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母婴健康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免费产前超声筛查61.55万例、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50.39万例,孕产妇免费孕早中期产前筛查覆盖率达82%,超出目标17个百分点;新生儿“两病”筛查74.37万例、新生儿听力筛查73.95万例,筛查率分别为99.09%、98.5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创新推行HPV检测替代传统宫颈刮片,使“两癌”筛查准确率大幅提升。2024年,河南完成宫颈癌筛查89.01万人,乳腺癌筛查91.0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27%和113.86%。通过“两癌”筛查,数千名女性因早诊早治重获健康希望。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防护林”愈发葱郁。2024年,全省开展心理健康团辅7351场,覆盖27.9万人次;12355热线提供咨询1.1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九成。

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面,2024年,全省49161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1.95%,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这场健康攻坚战的背后,是河南医疗卫生体系的迭代升级。通过“云端质控+现场指导”双轨并行,全省产前诊断机构增至31家,县级母婴机构超声筛查能力显著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4.9万人,同比增长5.3%,更多孩子通过康复救助重获生活希望。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一项项扎实的举措,正为健康河南涂抹着温暖的底色。从精准施策到暖心服务,河南正以行动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情承诺,让母婴健康服务的温度触手可及。

“五小”专项行动守护“小树苗”成长

专项行动以生动形象的“五小”命名,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构建“部门联动、医校合作、社会共治”的全新工作模式,全面优化儿童健康“预、筛、管、治、康”一体化服务链条,有效控制并改善上述健康问题。
体重轻盈 到2027年底,全省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稳定在50%以上;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从孕期营养指导到校园“食育”课程,从婴儿期喂养到青少年运动处方,打造全链条体重管理体系。

眼睛明亮 到2027年底,0~6岁儿童眼保健检查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各学段学生近视率每年至少下降1%。校园将组建专业护眼团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对用眼过度的学生启动预警机制。

心灵关爱 到2027年底,试点开展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促进“医校协同”,试点开展中小学生心理评估工作。医院与学校共建心理转诊通道,发现异常及时转诊。

骨干挺直 到2027年底,力争实现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大对儿童脊柱侧弯、扁平足、矮小症等骨骼发育异常的筛查力度,儿童及家长主动接受早期筛查和干预康复的意识不断增强;制订同质化中医药综合防控技术方案,统一质控标准,探索建立以儿童脊柱侧弯为重点,以儿童扁平足、矮小症等骨骼发育异常为补充的中医药综合防控体系。

蛀牙改善 到2027年底,力争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持续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服务,预防和减少乳牙龋齿的发生;二是推广儿童口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儿童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儿童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

专项行动还提出了包括探索建立工作体系、加强学校健康副校(园)长及校医配备、创新完善服务模式、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在内的“十项保障措施”,确保各项计划顺利实施。

基层拿好健康“接力棒”

跑好儿童健康关键一程

信阳市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将健康科普送进校园,让健康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以中医智慧守护母婴健康,让传统医学绽放时代新辉;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通过医共体赋能,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这些创新实践如同星辰,在健康中原的版图上交相辉映,织就一张覆盖全民的“健康守护网”。

河南各地的基层医院正以“五小”专项行动为指引,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通、全程管理的服务模式,为中原大地的“小树苗”筑牢健康根基。

信阳市固始县妇幼保健院:主动到学校去,传递健康知识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早在“五小”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前,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等措施,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像晓晓这样的患者我们遇到过很多,她的故事让我们深受鼓舞。医院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五小’专项行动,使更多儿童受益。”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柯鸿雁表示。

主动到学校去,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每个孩子。” 柯鸿雁认为,科普宣讲工作决不是喊口号,关键是如何落地。

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科普讲座时,该院的科普人员发现许多孩子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后,开展了儿童学习困难及厌学拒学义诊。

“很多学习困难的小朋友经过医生的开导、干预,能挖掘深层次原因。”柯鸿雁认为,学习困难可能只是表象,一对一辅导的成效会很好。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健康宣讲团队有二十余人。他们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和需求,精选课件在学校进行主题讲座。根据国家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他们会及时更新宣讲主题。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让“母婴健康+中医药”模式惠及更多群众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五小”专项行动号召,不仅完善了组织架构,还将中医药深度融入母婴健康服务全链条,打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母婴健康服务新标杆,成为守护母婴健康的温暖港湾。

近年来,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深入挖掘中医药在母婴健康领域的独特优势,将中医药服务贯穿医疗保健全过程,针灸、药浴、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等中医技术在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辅助生殖、产后康复等方面疗效显著。

目前,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有1个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医院持续聚焦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大力传承、弘扬丁樱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医儿科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目标,让“母婴健康+中医药”模式惠及更多群众。

为精准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水平,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率先成立儿童健康管理委员会,并组建“筛查执行队”和“科普宣教队”,两支队伍协同作战,构建起从筛查到干预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医院上线“五小”专项信息平台,集成筛查数据、健康档案与干预跟踪功能,并贴心开发家长端小程序,为每位儿童量身定制健康建议,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

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医共体赋能 有效提升母婴健康服务能力

郏县妇幼保健院聚焦儿童“五小”问题,通过成立防治中心、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闭环,以医共体建设为纽带,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让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医共体赋能,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在县域医共体框架下,郏县妇幼保健院主动作为,遴选骨干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带教,有效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母婴健康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医院已为乡镇院区帮扶开展新技术43项、疑难手术96例,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聚焦“五小”问题,构建健康闭环。针对儿童近视、口腔疾病、脊柱侧弯等“五小”问题,郏县妇幼保健院构建起“宣教—筛查—随访—治疗—康复”全流程服务体系闭环。医院开设寒假训练营,为儿童提供一对一精准评估与个体化康复方案;利用元宵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将健康市集文化活动与疾病预防宣教相结合,让健康知识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

技术创新,让急救更高效。为提升急症救治能力,郏县妇幼保健院与郑大一附院、三附院等多家省级医院共建5G远程会诊、指导带教平台。通过实时指导抢救,医院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后大出血等急症处理上更加高效,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便民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医院”。郏县妇幼保健院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设置儿童主题候诊区、标准化母婴室,让就医环境更加温馨;推出“互联网+送医上门”服务,为孕产妇、婴幼儿及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消除就医困扰。


写在最后

当春风拂过中原大地,健康的力量正托起民生幸福的底色。

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河南以《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

(2025—2027年)》为支点,撬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革新,书写着“健康中国”的生动注脚。

世界卫生日不仅是全球健康的行动号角,更是河南深耕民生福祉的奋进坐标。

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与“人人享有健康”的愿景相遇,河南正以先行者的姿态,用政策温度、科技精度和服务深度,为母婴健康撑起一片蓝天,为现代化河南筑牢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