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解锁七大洲!成都一对夫妇花50万环球“遛娃”

时间:2025-07-23 20:04:00

带着5岁儿子骑车500天环游世界

一家三口跨海南极看企鹅

体验慢速火车从新加坡回蓉

打卡北极后乘火车1.5万公里到成都

……


最近,成都市民李瑞一家三口的旅拍视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家子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7月20日,记者在成都见到刚刚打卡北极回家的李瑞夫妇,与他们聊起“李瑞一家的‘冒险’”。


一家三口打卡埃菲尔铁塔。


打卡南极+北极后还走不走?

“计划坐火车横穿美国”


李瑞的孩子墨一今年上小学一年级。6月28日,小墨一学校课程刚刚结束,李瑞一家三口就从成都出发,飞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然后转机前往北极圈最大城市摩尔曼斯克。“今年初,我们从新加坡坐火车到成都,当时就确定好了下一次去北极,然后坐火车回成都。”


用了10个多小时,李瑞一家三口到达摩尔曼斯克。此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11点多,但因为正处于极昼,太阳仍高悬天空。“北极点在海里,普通人一般进入北极圈就行了。我们在摩尔曼斯克玩了两天,感受了北极圈氛围。”李瑞说。


李瑞一家在摩尔曼斯克市。


去年3月,李瑞一家三口经过漫长旅行抵达南极大陆。这次打卡北极,也意味着他们在两年内打卡南极+北极。


随后,他们开始了心仪已久的火车之旅——先从摩尔曼斯克乘坐“北极号”火车到莫斯科,接下来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坐火车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段路里程有9000多公里,7天时间。我们是全程卧铺,幸好俄罗斯的火车上可以洗澡。但在俄罗斯不能刷国内的卡,还得单独办一张俄罗斯的银行卡。在俄罗斯境内买机票、火车票、食宿,是我们本次旅行的头号难题。”李瑞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在20天内一共坐了7段火车,其中俄罗斯境内4段、中国国内3段。“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能躺着,但还是感觉整个人都坐麻了。”


从摩尔曼斯克经中国东北回成都,火车总行程超15000公里。这么长的旅行小孩子会不会感到枯燥?李瑞表示:“我们在火车上安排了比较丰富的内容,除了完成学校的暑假作业,还给儿子带了一些课外书。网络信号好的时候,还让娃儿耍一下游戏,他倒是觉得蛮好玩的。”


出行期间,李瑞的妻子已经怀了二胎。“预产期下月底,这次坐火车旅行我还有点担心,但她表示不能落下她。幸好我们一路上都非常小心,没发生意外。”


对于接下来的旅行安排,李瑞表示,可能是坐火车横穿美国,从美国东海岸坐到西海岸。


环球旅行骑行途中。


跑遍42国,孩子英语水平进步为零?

“好的教育是高质量的陪伴”


“带娃跑遍42国,孩子英语水平进步为零”,最近一篇文章让网友质疑李瑞一家的旅行是“无效投入”。李瑞很无语,“带着墨一走的这40多个国家,大部分不是英语国家,况且他主要跟外国小孩交流,母语不同的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多是连比带划。”李瑞说,他的教育理念是:健康平安和经历本身更重要。


事实上,在墨一不满1岁时,李瑞夫妻就带着他出国游玩,但那时还只是几日的短途旅行。真正开始长途旅行,是在2023年1月,李瑞夫妻带着5岁的墨一,从成都出发转机沙特阿拉伯,开启长达一年多的自行车亲子环球之旅。500天的旅途中,他们的足迹遍布七大洲41个国家和地区。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去亚马逊雨林探险。”李瑞说,为了这次探险,他们先后搭乘飞机、乘坐三轮车,经过快艇+小木船转运才最终抵达雨林腹地。在这里他们跟着当地向导在雨林中穿梭了4天,看巨型蚂蚁、生吃虫卵、钓食人鱼、追粉色海豚……享受着只属于一家三口的亲子时光。


500天里,他们在中东沙漠里看星空,在伊朗民宿学揉馕、看火山喷发后的新芽如何穿透焦土、观察南极企鹅父母如何轮流守护幼鸟……


墨一在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上。


年初在开往马来西亚的火车上,墨一发现“火车在行驶途中不关车门”。这些源自小朋友视角的观察和成长,都是旅途中宝贵的收获。


“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每天经过不同地方,我和老婆都会给娃儿讲解沿途的风土人情。现在不懂不重要,以后娃儿就会发现,‘哟,这里我去过!’就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李瑞说。


尽管墨一已经是小学生,但在李瑞看来,小学的学习成绩与父母伴随的成长经历相比,后者更重要一点,“尽量利用寒暑假外出,但如果有冲突,少读一个月又怎么样呢?能到南极探险一个月,收获会更大吧。”


北极圈内的经纬度牌。


而两年多的一路玩耍,一路交流,让墨一萌生了许多梦想:长大要当保护动物的警察、做研究植物的科学家、成为摄影师、成为开飞机的人……


好的教育,其实是高质量的陪伴。”李瑞说,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核心不外乎是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成长规律。


50万环球旅行500天值不值?

“不会为孩子远行明码标价”


为了让孩子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李瑞一家前后花了数十万元,仅500天环球旅行就花费50万元。而李瑞表示,自己不是网上有人认为的“富二代”。他告诉记者,2023年前,自己从事商业地产工作,妻子是自由设计师。2023年,他决定把时间拿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用50万买辆车,网上一定没异议。但用于亲子旅游,可能就有不同看法。看着孩子潜移默化中的成长,我就认为值得,不会为孩子的每一次远行明码标价。”李瑞说。


埃及金字塔前的留影。

不久前,李瑞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第一期视频——一家三口的自行车环球旅行。他没想到,有上千万网友观看这个视频。李瑞发现,这些网友中,有八成以上是妈妈。她们被李瑞一家的故事打动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放在“带娃骑车还可以走那么远”“这样做会不会把孩子置于风险和意外中”。


“我们不会一冲动就拍板带娃长途旅行的。”李瑞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便从伊朗出发,骑行了2万多公里,游历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四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能预料到一路上会遇到哪些事,比如说车坏了、遇到坏人、遭遇危险等,都知道怎么处理,也有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

在南极的雪地上。

李瑞很早就开始做准备,例如在孩子小时,就测试其是否能承受长途飞机。在饮食结构上也做一些调整,比如吃一些凉的食物、麦片等。另外,此前的一些短途出国旅行,也逐步培养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墨一从小就养得比较粗放,也没怎么生过病,有点感冒发烧都是先靠自身免疫。”李瑞介绍,环球旅行时他们追着当地温暖的季节走,减少了孩子生病的几率。


对李瑞夫妇而言,一个看得见的变化是墨一变得更加开朗。在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平时内向的墨一,面对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小朋友时,一点都不胆怯。“哪怕语言不通,他也会用蹩脚的英语和肢体语言,和小朋友们交流,这在以前很难看到。”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