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周亦钧 潍坊报道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近日,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海城社区以文化为纽带,将“精诚和谐、平安共建”融入治理实践,通过“柔性浸润”与“刚性约束”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服务温暖群众的治理新路径,为打造和谐平安社区提供鲜活样本。
以文化人:涵养文明新风 培育公共精神
用文化赋能社区治理,对于提升居民道德水平、涵养文明新风具有重要意义。大家洼街道海城社区以“红暖海城”文化书院为载体,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实施细则》,形成完备的自治公约,引导居民崇德向善。依托书院平台,针对青少年开设“孝德课堂”,通过经典诵读、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培育感恩意识;同时设立“银龄课堂”,邀请老党员、道德模范讲述社区故事,弘扬传统美德。善用文化力量,鼓励年轻家庭结对帮扶独居老人,形成“老有所依、幼有所护”的文明风尚,为社区治理注入道德力量。

以文聚力:织密治理网络 激活多元共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以文化阵地为依托。大家洼街道海城社区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升级打造集“邻里书屋”、科普角、老年学堂、书画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书院。通过“红色合伙人”机制,联合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团队,在书院常态化开展“民生服务大集”“雷锋月”等活动,重点服务老年群体和留守儿童。以“书香润社区”为主题,组织亲子阅读、读书分享会,让书院成为邻里交流、文化共享的核心平台,推动“精诚互助、和谐共治”的治理格局落地生根。

以文铸魂:厚植家园情怀 凝聚治理共识
紧扣居民“生于社区、长于社区”的情感纽带,大家洼街道海城社区以文化书院为阵地,将文化浸润转化为治理动能。依托书院开设“七彩希望课堂”,寒暑假期间为青少年提供作业辅导、红色教育、非遗体验等活动;老年大学开设书法、声乐、健康养生等课程,由专业教师和党员志愿者授课,满足全龄群体需求。定期举办“邻里文化节”,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汇演、公益集市,设置非遗展示、爱心义卖等摊位,增强居民归属感。通过挖掘社区模范家庭、热心居民典型,组建舞蹈队、合唱团等志愿队伍,以文化认同凝聚治理共识,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海城社区以文化书院为魂,以尊老爱幼为纽带,以精诚和谐为目标,通过阵地升级、活动创新、资源整合,让文化治理真正融入基层实践,为社区现代化治理提供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