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我想现在看厂!”欧洲客商被中山机器人“圈粉”

时间:2025-04-17 00:15:00

“我想现在看厂!”欧洲客商被中山机器人“圈粉”

4月16日,第137届广交会一期进入第二个参展日。在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中,来自全国的46家企业同台展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光电”)是广东16家入围企业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山企业。

第二参展日仅开始4小时,联合光电的展会已来了几波客商。他们不时掏出手机,与工作人员和产品合照。

“Amazing!Can we come to your Zhongshan factory now?” (“太神奇了!我们能去你们的中山工厂看看吗?”)联合光电无人系统市场负责人辜尚祺提到,今天有不少客商发出以上感叹。

“今天早上已接到近10个很强的意向需求,中东和欧洲客商尤其积极,他们问下午能否带他们去中山看厂。”辜尚祺难掩兴奋,他坦言:“这是我们第一次带着机器人参加广交会,能感受到全球客商对中山制造的期待。”

联合光电的服务机器人展位上,不时有客商问询。

从光学基因到机器人突围

“入选服务机器人专区,我们感到很惊喜,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的实力。”辜尚祺边说边指向展台的两款主力机型:顶升式物流机器人载重500kg,专为医院等大件配送场景设计,已在全国多个省市落地;智能服务机器人搭载双面交互大屏,内置集成大语言模型,已在博物馆、机场等场景“上岗”,实现导览、迎宾、咨询全流程无人化。“核心技术全是自主可控,代码、算法、底盘结构全由我们编写设计。”他语气笃定。

联合光电的机器人矩阵。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联合光电生产的消杀机器人凭借脉冲紫外消毒技术和自主避障能力,在鸟巢场馆一战成名;如今,搭载AI语音交互、多任务调度的新一代产品已落地全国多家医院和政务部门。

“我们的技术优势,来源于20年深耕光学的基因。”辜尚祺坦言。这家以光学镜头市占率闻名的企业,凭借光成像、光感知技术的深厚积累,跨界切入机器人赛道,将“光”的精密与“智”的灵动深度融合。“导航避障依赖4个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测距精度远超同类产品。”他举例,医院场景中,机器人刷卡后舱门自动开关的细节优化,正是联合光电“快速响应机制”的体现——从需求反馈到技术落地,全程自主把控供应链。

“客商很热情地与我们合照,两天忙得水都没喝上几口。”联合光电参展工作人员也提到,本届展会上,北欧、中东等市场的客商对服务机器人的热情超乎预期。辜尚祺认为,地广人稀与高昂人力成本是欧洲城市服务最大的痛点,这也让“中山智造”的性价比优势凸显。而联合光电的应对策略清晰:完成欧盟CE等国际认证,主攻医疗、政务等垂直场景,用“专用型机器人”打开海外市场。

从制造大市到智造之城

外国客商为何组团去中山看机器人工厂?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人潮涌动。

“中山距离广州、深圳很近,生产基地集中,能充分展示广东产业链实力。”辜尚祺的回答直指中山的制造底蕴。这座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全省前五的“小城”,拥有34个工业大类、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智能家电、灯饰照明等产业集群,正以“人工智能+”重构竞争力。“目前,我们算法团队扎根武汉高校,但硬件制造和集成全在中山完成。”他透露,目前80%的采购方来自中山本土,“这里不缺精密加工能力,缺的是像我们这样整合资源的平台。”

政府的推力同样关键。在广东省未来产业的布局中,中山也占有一席之地。如在全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上,《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提出支持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地发挥生产制造优势,建设机器人生产基地。

2月,中山印发《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建设1个城市赋能中心、3个产业集聚园区,并发布50个“AI+”场景清单,涵盖智能调度排产、机器视觉质检等领域;3月,首批58个“人工智能+”创新案例公布,联合光电的物流机器人正是其中之一。

中山企业入选“机器人专区”并非孤例,这背后是“数智化”的集群。从“造产品”到“造解决方案”,本届广交会上,中山分团195家参展企业中,智能家电、照明等优势产业仍占半数展位,“数智赋能” “品质国货中山造”已成共同标签。

“品质国货中山造”的标识尤为显眼。

“过去客户问‘多少钱’,现在问‘有多智能’。”参展广交会的中山市广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参展代表欧健妙感慨。展馆内,智能机器人仍在不知疲倦地演示;展馆外,中山的工厂开始为迎接客商做准备。当辜尚祺与北欧采购商敲定初步参观意向时,他看到的不仅是订单,更是一座制造业大市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缩影。

采写:南方+记者 林雨萱

摄影/剪辑:叶紫潇

【作者】 林雨萱;叶紫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