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毛利业务失守砍研发降本,光峰科技转型阵痛加剧|看财报

时间:2025-04-30 19:50:00

4月29日晚,光峰科技(688007.SH)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营业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9.27%,归母净利润2795.31万元,同比降低72.91%。至此,光峰科技净利三连降。

量增利减背后,折射出光峰科技转型阵痛加剧的窘境。一方面,由于消费电子周期波动,公司C端业务占比及毛利下滑。叠加公司重要控股参股公司连续亏损,导致净利润全面承压。

另一方面,尽管车载光学新业务实现高增长,但财务压力随之而来:营收结构变化至毛利率同比下滑6.85个百分点,位于历史低位区间。应收账款同比大增和经营现金流大幅减少,导致经营压力加剧。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新业务开拓之际,光峰科技依旧将降本的大刀砍向研发费用。

亏损“包袱”持续拖累

公开资料显示,光峰科技的核心业务为核心器件业务及投影整机(占比92.60%)。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激光电影放映机、激光光源电影放映解决方案等。

受消费电子周期波动影响,近年来光峰科技的净利润波动水平较大。2020年—2024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2.33亿、1.19亿、1.03亿、0.28亿,同比增长分别为-38.94%、104.98%、-48.82%、-13.61%、-72.91%。

公司将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为三点:一是C端业务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二是政府补助较去年减少2795.57万元;三是参股公司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核算确认投资损失3780.59万元。

笔者注意到,光峰科技有两家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两年亏损严重,分别为光峰光电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光峰”)和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峰米”)。

其中,香港光峰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激光光源的研发和销售。2022年—2023年间,香港光峰净利润分别为-1205.54万和-7,089.12万,两年合计亏损约8294万元。

在香港光峰连亏两年后,光峰科技着手处理该亏损业务。2024年3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香港光峰的51%股权转让给LONG PINE。交易完成后,香港光峰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不过,香港光峰交易未完成实施。公司在公告称,“由于该出售案受到美国仲裁案件仍在审理中的一系列影响,公司拟转让子公司部分股权的交易无法满足交割先决条件之一,故原交易方案无法继续实施。后续将进一步变更交易方案,尽快实现GDC股权出售。”

重庆峰米则是光峰科技的重要参股公司,主营业务为显示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公司持有重庆峰米39.19%股权。近年来,受周期波动影响,重庆峰米净利润萎靡不振。2021年—2024年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138.38万、-14217.05万、-18803.16万、-11080.96万元,重庆峰米四年间合计亏损约5.2亿元,令公司净利润承压严重。

对于重庆峰米的亏损,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4年峰米科技已成功实现大幅减亏。未来,峰米科技将继续落实减亏目标,同时积极寻求海内外业务发展的机会,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车载光学业务短期难“大旗”

在净利润全面下滑之际,光峰科技把目光瞄向了市场规模更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开拓车载光学业务。推出激光大灯、车规级投影巨幕等产品。

年报显示,光峰科技的车载光学业务增速较快。公司方面称,“2024年公司车载光学业务实现营收6.38亿元,车载业务进入收入贡献期,实现公司战略转型的有效兑现。”

笔者注意到,新业务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与头部车企赛力斯达成合作。问界M9等2024年全年累计交付超15万台/套,带动公司新业务增长。

这在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有所体现。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合计占营收42.94%。其中,第一名客户销售合计占比达25%,销售金额为6.04亿元。而第一客户为2024年公司新进前五大客户。

不过,相较于高毛利率的影院业务和专显业务,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属性决定其不属于高毛利率业务。公司在年报提到:“由于C端业务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公司车载业务进入密集交付期,该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由于产品结构不同,整体毛利率下降6.85个百分点。”

除了偏低的毛利率拉低综合毛利率,新业务开拓也给公司带来了更大财务压力。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为3.10亿元,同比增长72.05%;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722.06万元,同比下滑76.04%。

公司在年报表示,“应收账款增长主要系车载业务应收款增加所致;经营现金流下滑则主要系车载业务增长,所需营运资金增加。”

此外,令笔者费解的是,在开拓新业务之际,光峰科技却把降本的大刀砍向研发费用。年报显示,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2.48亿元,同比降低11.82%。

研发费用的下滑主要体现在研发费用薪酬降低上,2024年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33.31万元,去年同期平均薪酬为44.04万元,人均薪酬降低约10万元。在急需产品创新攻克市场的关键阶段,削减研发人员薪酬的举措值得考究。

据一季度数据,光峰科技转型阵痛进一步加剧。期内,公司录得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6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135.96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454.33万元。(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