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4月22日晚间,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国微”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5.11亿元,同比下降27.15%;归母净利润为11.79亿元,同比下降53.4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26亿元,同比下降61.31%;基本每股收益1.40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
紫光国微在年报中称,报告期内,集成电路业务销售量和生产量较上年同比下降,从细分产品看,智能安全芯片销售量和生产量下降主要系本年度紫光青藤不再纳入合并范围所致;特种集成电路主要系本年下游需求不足,订单减少,致销售量和生产量下降。
综观紫光国微2024年年报,这家以特种集成电路和智能安全芯片为主业的半导体企业,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公司全年营收同比减少几近三成,净利润遭遇“腰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降幅更是超过六成。
市场环境的变化成为业绩波动的主要推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特种集成电路板块,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营收同比下滑超四成,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最大因素。该业务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军工等特殊领域,行业周期性调整导致订单收缩,叠加产业链库存消化压力,短期内难以扭转颓势。智能安全芯片业务7.61%的降幅虽相对较小,但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缓慢仍对其形成压制。唯一逆势增长的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尽管在国产替代趋势下实现超20%的营收增长,但其规模尚不足以对冲主力业务的下滑。
在营收缩水的情况下,公司在营业成本方面的控制,使得集成电路等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但年报显示,电子元器件材料及加工费用有30.75%的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销售量提升,销售成本、材料成本相应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23%,同比略增了1.83%。持续加码技术攻坚的策略虽短期内侵蚀利润,但在高端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多项新增发明专利及多款车规级产品的突破,为其在航天航空电子、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积蓄了技术势能。
4月22日,紫光国微还发布公告称,拟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03.39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