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每一次连接的公共Wi-Fi、点击的陌生网址、填写的网络问卷、从国外带回来的“特产”,都有可能将你卷入国家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国家安全可不只是“谍战片”里的情节,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十年发展,国家安全的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军事、政治—如今已经涵盖16大领域: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人工智能安全。
从“护边疆”到“护数据”,从“守海岸”到“守网络”,国家安全正无声渗透到你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哪些法律守护国家安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111条: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第431条:涉及军事秘密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死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专治“潜伏”的境外势力,守护国家“隐形防线”。
法院在守护国家安全上做了什么?
维护政治安全: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保密工作等相结合,提升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自觉性,确保工作方向正确。
加强协调配合:主动融入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大格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共同筑牢国家安全钢铁长城。
依法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依法严惩间谍行为、颠覆政权、分裂国家等犯罪,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秩序。
守好保密“红线”:对涉国家秘密、数据隐私的案件严格落实保密规定,案件不外泄,证据不外传。
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依法惩治网上造谣、传播淫秽物品、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空间,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强化普法宣传:开展送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宣传宪法中关于公民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以及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等相关法律,提升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

普通老百姓在维护国家安全上能做什么?
不随手拍摄涉密区域、不随意发布办案照片。
不转发不明渠道的“内部文件”或“泄露数据”。
不填写来路不明的网络问卷、未知链接。
发现可疑线索或间谍行为,拨打举报电话:12339;或者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网站www.12339.gov.cn进行举报。
为深入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蓝田法院刑庭干警走上街头,向过往群众发放涉国家安全宣传资料,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国家安全注意事项,普及国安安全知识,以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
蓝田法院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严守国家秘密,防范网络风险,抵制不良信息,警惕间谍行为。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作者| 章静静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