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审通常指的是在正式审计或司法程序开始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具体到不同的领域,预审的内容和目的会有所不同。以下是预审在不同情境下的主要工作:
财务审计中的预审
期初数据核对:
核对财务报表与账簿的一致性,检查期初数是否与上年审计报告数字一致。
审计风险评估:
了解客户的经营风险,进行审计风险评估。
内控了解(更新)和测试:
获取并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内控测试。
底稿准备:
填列计划阶段的各项底稿,包括控制性底稿和技术基础性底稿。
审计策略和计划: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组织机构、性质、行业状况、会计政策等。
刑事诉讼中的预审
案件审查:
对检控方准备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证据收集:
讯问被告人、调查、搜查和扣押、听取证词等,以核查证据和查清案件事实。
程序监督:
预审法官或预审人员参与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对侦查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参与和调控。
醉驾案件中的预审
事实审查:
对案件事实进行进一步审查,提取证据,证实犯罪事实的真实性。
案件移送:
根据预审结果,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移送到检察院进行起诉和审判。
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正式审计或司法程序能够高效、准确地开始,通过提前了解和准备,减少后续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