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规避

时间:2025-01-10 16:08:04

法律规避(evasion of law)是指 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法律,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涉及故意改变或制造某些法律上的连结因素,如国籍、住所、合同签订地等,以逃避原本应当适用的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不利后果。

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通常包括:

主观故意:

当事人必须有意识地规避某一法律,以追求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后果。

规避对象:

当事人规避的法律是其本应适用的法律,即按照冲突规范应当适用的法律。

行为方式:

当事人通过人为地制造或改变一个或几个连结因素来实现法律规避。

客观结果:

当事人的规避行为已经完成,并且导致了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

法律规避在国际私法中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问题。一些国家认为法律规避行为无效,并应当排除当事人所希望适用的法律,而适用本应适用的法律。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冲突规范允许当事人选择法律,那么当事人选择某一国家的法律时,不应归咎于当事人,法律规避行为不应被视为违法。

监管套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法律规避,指的是市场主体利用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选择与经济交易常规形式不同的法律形式,以达到相同的经济结果,同时规避了对应于通常使用的法律形式要件,实现减轻或排除监管负担的行为。

综上所述,法律规避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涉及故意制造连接点以逃避不利法律,其是否有效在不同法系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