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我国能源产业整体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时间:2025-09-08 18:45:00

新华财经沈阳9月7日电(康耕甫)9月6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平行活动数智融合驱动能源转型发展交流活动于沈阳举办。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在题为“中国能源转型的进展与趋势展望”的主旨演讲中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目前处于深度调整期,但未来依然有很大空间,能源产业整体呈现出风光储氢多能协同发展等四大趋势。

图为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发表演讲

2025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1202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8%;截至2025年7月底,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6%,已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接近2024年底美国和欧盟风光总装机的2倍,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装机主体。

曾少军表示,我国新能源产业现在有两到三年的深度行业调整期,原因是供给侧、需求侧、管理侧都发生了变化。

供给侧,可再生能源由增量主体逐步迈向存量替代能源,再加上技术加速迭代推动降本增效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场景培育新业态,增长方式已经由量变转到质变;需求侧,地热供暖、光储充、空气源热泵、多能耦合等利用方式不断发展,消费方式由单一发电发展到多能应用;管理侧治理方式也由政策主导转为市场化驱动。

曾少军认为,我国能源产业未来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

一是风光储氢多能协同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能源模式发展,积极推动多能有效结合,发挥各类能源品种的优势,着力打造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二是多元应用场景促消纳,包括农业光伏、渔光一体、光伏建筑一体化、海上风电、共享储能、生物质燃气供热等应用场景。

三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比如共享能源、车电互联、数字能源、智慧能源、区块链融合、AI融合、物联网融合等。

四是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清洁替代、电能替代、能源互联、能效提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负排放等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持续突破。

数智融合驱动能源转型发展交流活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辽宁分公司、新华财经承办。活动深度探讨数智技术驱动能源系统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范式变革,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