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瓜州工业集中区北大桥现代高载能产业园内,甘肃三新硅业有限公司二十余栋厂房内的机器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在另一边,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配合企业的工作人员一同办理企业不动产权证,部门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形成奇妙共鸣,这里正在上演着行政效能与企业发展的双重变奏。

这家占地200余亩的企业曾面临典型的发展困境:投入数十亿元建设的现代化厂房因历史遗留问题无法确权,导致价值几十亿元的资产长期“沉睡”。
“过去因厂房无房屋产权证办不了抵押贷款,现在我们不仅拿到了不动产权证,预计还能获得数千万融资,扩产底气更足了。”甘肃三新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出了心里话,这一转变正是瓜州县有效推动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的缩影。

长期以来,部分工业企业因历史原因面临“有房无证”的困境,导致资产无法盘活、融资渠道受阻。为此,瓜州县自然资源局深入学习研究国家、省、市、县关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与其他省市沟通交流,坚持“立足实际、守住底线、打破常规”的原则,通过规划核实、安全鉴定、消防备案等方式代替竣工验收备案的方式,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登记。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发放不动产权证,而是要构建让资产流动、让要素增值的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生态系统。”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谢婷说。

产权破冰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活水,更催生了服务升级的涟漪效应,打破这道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冰层”,进一步提振了企业的投资信心,推动了产业链的不断整合。
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不是终点,而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起点。瓜州县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深化服务理念,深入企业摸排办证堵点和难点,针对企业在办证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同时,依托“企业办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权籍调查、登记申请前置”“交地即发证”“竣备即发证”“容缺受理”等多种服务,最大限度压缩办理周期,不断提升企业办证的便利度、满意度。(姜海波/文 金根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