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名酒、超市卡都成洗钱工具,杭州9名商超员工阻止有功被表扬

时间:2025-04-08 18: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钟冉 黄吉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以“刷单返利”“虚假投资”为名,诱导受害人购买大额超市购物卡的新型诈骗案件。诈骗分子根据受害者提供的卡号和密码,通过非法渠道将超市卡折现,企图逃避监管,快速完成资金转移。

此类案件,在杭州也有发生。

“如果我只注重业绩是不会阻止他们办充值卡的,但我接受过反诈提醒,我不想他们被骗。”杭州余杭区永辉超市西田商业中心工作人员潘女士说,有些“执迷不悟”的办卡者还会急得骂她。

部分商超员工收到表扬信。谢春晖/摄

4月8日,杭州市反诈中心举行交流会,表扬包括潘女士在内的9名成功参与拦截新型诈骗案件的商超员工。正是他们及时出手,换回群众30余万元的财产损失。

去年年底至今,潘女士所在门店遇到了十余起电诈受害者来超市购买大量充值卡的情况。

“我们基本上都拦住了。”她说,这些来买超市充值卡的顾客,购卡过程中,不少行为看起来有些奇怪。

“有个客人来买充值卡,一开口就说要5万元。我们充值平台有规定,单次办卡充值超过一定限额就需要进行对公转账。”潘女士说告诉记者,面对大额的充值卡购卡,她和店里的员工都会问一句大致用途。

“公司发放福利用,一次性办不了5万元,那就给我分批下单好了,下个20单也行。”对方对潘女士说,不用对公转账这么麻烦,也不用开发票。

“他不会是被诈骗了吧。”潘女士心头起疑,继续跟客人聊着天,就在对方付款时,付款账户显示无法交易成功。

“他说要去取现金,这让我觉得事情更蹊跷。”潘女士立即联系了属地的反诈中心。

很快,反诈中心工作人员与前来购卡的客人取得联系,并在后续沟通中,确认此人正在遭遇电信诈骗。

反诈民警说,一旦受害者购买商场充值卡,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者将卡号和密码发给他们并迅速进行非法转移。

(现场一名商超员工讲述拦阻异常购卡的过程。谢春晖/摄)

在上城区一家商超工作的李女士也在近期阻止了一起异常购卡行为。“我问对方的用途时,他支支吾吾一会说领导让买的,一会又说是给员工发福利去。”李女士说,这和正常来店里购买充值卡的消费者的行为很不一样。

杭州临平区沃尔玛莱蒙商业中心店工作人员帅先生说,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多个账号等在商超的线上销售小程序上购买高档名酒,对受害者购买的消费卡进行折现处理。“消费卡绑定线上账户后,也可以消费。”他曾遇到过,多个外地账号同时下单多笔名酒订单,配送到同一个地址的异常情况。

“每一单购买名酒的数量远超过正常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他说,此类订单一旦出现,商超内部会立即启动不发货程序,并将费用退回到原账户:“为了杜绝异常购买,我们及时对部分高档名酒取消了线上销售,希望同行也能够了解此类套路。”

(杭州市反诈中心的提醒)

为了预防此类案件频繁出现,杭州市反诈中心联合多家大型商超建立联动预警机制,通过“异常购卡上报—警方快速响应”模式,已成功拦截多起案件。

反诈中心再次提醒:诈骗分子利用购物卡匿名性强、流通快的特点,通过“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等话术诱导受害人购卡并提供卡号、密码,进而套现。大家切勿轻信“高额返利”“低价折扣”等诱导性话术;购买商超充值卡需通过正规渠道,卡号、密码切勿透露他人;如遇“购卡转账”“验证凭证”等要求,一律视为诈骗;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反诈专线9611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