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到地球家园。来自青岛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称“中国电科22所”)全程守护航天员平安回家,再一次圆满完成神舟系列飞船返回保障任务。

当“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的调度口令再次响彻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中国电科22所自主研制的定向仪再次准确捕获返回舱成功开伞,按程序正常降落两个关键节点,引导空、地搜救力量快速抵达飞船落点,为第一时间救援航天员、处置返回舱争得先机。
据了解,定向仪采用无线电“呼叫—应答”模式,不受外界环境、气候影响。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白天黑夜,无论是大漠戈壁,还是远海大洋,都能够全天候全天时正常工作,堪称载人航天搜救回收任务中的“杀手锏”装备。各类型定向仪装载于空中搜救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地面分队特种车辆、海上搜救船只等搜救力量中,在航天着陆场构建起陆海空天一体、近中远程结合的立体化搜救引导定向网络,实现对着陆返回舱从开伞到着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定位。
中国电科22所自主研制的航天员通话电台,是航天员与地面搜救力量联络的“保底”关键手段。飞船着陆后,该设备接过测控通信系统的“接力棒”,立即建立起航天员与医监医保人员的语音沟通线路。这不仅仅是一条技术线路,更是“生命之线”“放心之路”。
任务期间,中国电科22所电波观测团队持续开展电离层环境加密观测和跟踪分析,预警专家和值班员做好24小时环境应对准备,及时提供预报数据和分析报告。圆满完成了此次神舟系列飞船返回保障任务。
据了解,这是中国电科22所第19次圆满完成航天护航任务。19战19捷。30多年来,中国电科22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创造了我国航天器着陆回收史上的多个第一:研发了第一台“车载定向仪”、第一台“船载定向仪”、第一台“机载定向仪”,保障了神舟系列历次发射和返回任务以及嫦娥、实践等系列航天器的着陆回收任务。为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也为每一次星辰大海的远征保驾护航。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通讯员 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