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者享有更多财富

时间:2025-04-30 14:00:00

5月1日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劳动节前夕,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他们中有农民、工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也有工程师、科研人员……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应该享有自己创造的财富。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3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约为44%,尚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水平。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劳动者收入。这不仅有利于劳动者,还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强调,要稳定外贸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

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外贸企业产品找到新的销路,转内销就是途径之一。这就需要着力促进国内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但扩大有效需求、提振消费,就需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中央《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此提出,要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第一条就是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工资性收入,就是劳动者的收入。

提振消费,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劳动者收入、提振劳动者对收入增长的信心。这就需要抓紧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应尽快落地。财政政策方面,除以旧换新补贴等促消费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育儿补贴等也要尽快落地。育儿补贴不仅会增加生育者的收入,也会变成育儿的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循环。

货币政策方面,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中央银行应该将这些措施尽快落到实处,让货币政策尽快起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收入,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的劳动者。快递员、外卖员、服务员,还有大多数农民……他们的收入较低,消费能力弱。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也有助于提高社会最庞大劳动者群体的消费水平,拉动新的增长,形成新的循环。

提高劳动者收入,还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保障。长期以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平台经济劳动者群体的劳动保障不足。近来,一些平台企业开始探索为外卖员群体提供社会保险。为平台经济劳动者提供更多保障的初衷是好的,但也应该尊重劳动者的意愿,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障方式。有了充分的保障,没有后顾之忧,劳动者才能更舒心地工作,更放心地消费。

辛省志

责编 李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