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何飚:通信产业正在经历AI化改造

时间:2025-04-07 14:18: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秦耳】随着ChatGPT等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兴起,“AI与通信融合”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5G技术广泛应用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融合不仅推动了科技产业的革新,更为数字产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尤其是,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更是让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无垠。以至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这无疑是对AI与通信融合趋势的肯定与鼓励。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以及下游终端厂商纷纷积极布局AI开发相关应用,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虽然说“AI与通信融合”已经成为目标,但是通信产业如何向这个目标具体发展,成为当下整体产业思考行动的方面。为此,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他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趋势的深刻洞察。

他认为,5G技术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为AI模型的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一技术支持使得AI算法能够更快地接收、处理和分析来自各种设备的数据,从而加速了AI模型的优化和升级。而物联网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数据的生成和传输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为AI算法的训练和推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这一背景下,“AI+通信”的融合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为数字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AI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同时,通信技术的提升也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网络环境,推动了AI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他看来,如今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断创新突破,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算力已成为新基础能源,与数据、人工智能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算力网络呈现出“四个一体”的发展趋势。从算网资源的全域协同供给,到算网技术的一体共生演进;从算网服务的多要素融合服务一体交付,到算网链条的绿算一体发展,这些都标志着算力网络正在向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迈进。

在明确整体发展脉络下,何飚表示中国移动紧扣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定位,全面实施“三大计划”,与算力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实施“两个新型”升级计划,中国移动正在不断加强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同时,“BASIC6”科创计划的推动,也让大数据、AI、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多点开花”。而“AI+”行动计划的实施,更是旨在提升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供给能力,促进AI在生活、生产、治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释放规模效应。

在推动“AI+”设施升级、场景应用、科技创新、生态共建方面,中国移动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决心。作为供给者,中国移动正在筑牢“AI+”发展根基,打造超万卡智算集群,建设投产多个智算中心,自主攻坚形成多模态通用大模型矩阵。作为汇聚者,中国移动搭建九天生态汇聚平台,共建AI联合实验室,打造大模型训练、评测、产业创新三大基地,开放训推一站式服务。而作为运营者,中国移动深化“AI+”注智赋能,推动AI深度融入各行各业的关键环节,推广AI+DICT服务,布局超40款行业大模型,助力各行各业“智改数转网联”。

值得注意的是,“AI+通信”的融合正在推动数字产业生态的重塑。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终端厂商等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将共同推动数字产业生态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搭建生态汇聚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各方可以共同推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数字产业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AI+通信”的融合将继续推动数字产业的创新和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将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在“AI+通信”的深度融合下,数字经济将迎来一个更加智慧、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