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卖不动,优衣库越来越抠了

时间:2025-04-24 10:36:00

作者 | 源Sight 王言

业绩承压下,优衣库开始“紧衣缩食”。

最近,优衣库宣布,自5月1日起,将不支持线上订单门店退货。具体来说,门店自提/门店急送订单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且仅可至原自提/急送门店办理退货。而其他线上订单不再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仅支持退回线上指定地址。

有消费者表示,几天前在优衣库小程序提交退货申请时,已经没有退回门店的选项,只有邮寄选项。

而这一退货方式的调整,也引发网友不满。有网友直接表示,自己被最新的政策劝退,“以前在门店退款非常方便,现在要退货就要等好几天,还得付运费”;也有人认为,优衣库本身最大的优势就是全国范围线上线下退换通道打通,“现在调整退货策略后,这个优势就没有了。”

节省成本

这几年,调整线上线下退货规则的服装品牌其实越来越多。

2023年11月底,ZARA宣布,消费者在线上渠道购买的产品不能在线下门店直接退货;H&M也曾发布规定称,除会员外,其他消费者无法在线上免费退货。

有分析称,虽然最新的退货政策降低了消费者购物和退货的便利性,但优衣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人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差价套利,被“薅羊毛”。

此外,原退货政策下,门店处理线上订单退货,需要跨渠道对订单进行核查,同步系统数据等,流程复杂,耗费大量人力。而调整政策后,可减少这些的人力投入,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

从行业角度来看,退货量激增给零售商带来巨大成本压力,逆向物流、分类、重新包装等环节都会增加成本,优衣库此举也是为了应对这一普遍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免费或者以较低运费退货的服务成为电商标配,鞋服产品线上退货率居高不下,让很多品牌苦不堪言。根据相关报道,电商服装退货率大多在50%以上,部分平台甚至高达70%-80% 。

同时,此前部分消费者因退货便捷而随意下单,影响了门店的正常运营和库存管理。线上订单统一退回线上指定地址,对于优衣库来说,更方便库存进行集中管理,使库存数据更加准确,提升库存管理效率 。

而品牌方在调整退货政策后,消费者退货成本变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退货率。

中国市场承压

在中国市场,优衣库的确有理由过苦日子。在平替产品冒尖以及消费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夹击下,优衣库在中国的销售已遭遇一轮冲击。

根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4-2025财年中期业绩,2024年9月-2025年2月,公司实现营收17901亿日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2335亿日元,同比增长19.2%。

海外市场方面,在2024-2025财年中期,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迅速,两者贡献的收入在迅销集团占比合计已经达到18.6%。相比之下,中国大陆这期间的销售额下降4%,经营利润下降11%。

迅销在财报中表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大中华区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市场整体消费意愿低落,不同地区气候差距交易较往年更大,商品组合未能满足各地需求所致。

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优衣库在中国大陆有916家门店,比2月份减少2家。很明显,此前曾喊出要在中国市场“每年新开80到100家门店”的优衣库已经放慢了节奏。

另一方面,潜在的关税压力,也让优衣库业绩承压。迅销4月10日,如果美国的高关税全部实施,预计将导致迅销2025财年(截至2025年8月)的下半年利润减少约2%-3%。

此外,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曾策影响,有分析称优衣库有可能上调产品价格,比如热销的19.9美元棉质T恤或将迎来涨价。若以分析师预测的10%-12%计,即优衣库一件T恤或将提价1.99-2.39美元。

调整门店策略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以及关税风险,促使迅销主动调整门店策略。

优衣库中国线下门店

据联商网报道,在4月10日的经营会上,迅销提出多个针对中国市场的改进措施,包括突出品牌价值,增加全球热销品,提高业绩;强化不同区域季节商品应对能力,精准调整库存和上货节奏;提高店铺质量,营造顾客喜欢的卖场,稳步推进老旧店改造,如期推出成都、长沙旗舰店;培养经营人才,强化自觉变革、敢于经营的训练,争取用1至2年程度取得改进成果。

迅销会长兼社长柳井正认为,中国大陆的优衣库业务承压的原因在于,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顾客需要的、地域大众喜爱的店。

他指出,中国大陆工作的员工和经营者素质很高,利用连锁店的优势,此前业务得以扩展,但由于前者接受总部指示,无法准确响应各地域顾客个性化需求。

此次优衣库更改退货政策,也是印证了其正在根据柳井正所提出的策略进行调整——尝试减少一些非核心业务的投入,让门店将资源更多地转向新品推介和客户体验优化。

而随着未来业绩压力的加大,优衣库的调整可能远不止于此。